三年,在歷史長河中雖是滄海一粟,但對于魯西礦業來說,卻是一段以進促穩、以穩求變的非凡歷程。
區域整合三年來,魯西礦業錨定“創建優質示范型礦業公司”發展目標,充分運用“深化改革”關鍵一招,傾力激活創新“第一動力”,全力釋放發展動能,交出營收、利潤、產量“靚麗答卷”,切實闖出一條涅槃奮起之路。
(魯西礦業新區)
管理變革 釋放改革紅利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以進取的姿態解決問題。魯西礦業以改革破題,突出問題導向抓工作、結果導向抓考核,打破“大鍋飯”平均主義,突出“差異化”考評管理,在機構改革上再探深水區、再滾上山石,把三項制度改革作為攻堅的著力點,堅持刀刃向內、靶向“治療”,全力治沉疴、除積弊。
基層看機關,機關怎么干?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該公司探索用“新方子”助力深化改革,實行總部機關“五檔定薪”考評機制,每季度按照優秀30%、稱職55%、基本稱職及不稱職15%的比例考核機關管理技術人員崗位薪酬。實行中層人員“退4補3”,落實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實現末等調整達到5%、免職降職不少于2%。
(智能開采)
基層單位生產、后勤單位分別按照“433”“55”實施工資切塊考核,實現工資與業績效益緊密聯動。
隨著三項體制改革日臻完善,魯西礦業同步創新實施月度考核例會機制,累計研究考核事項594項,將考核例會作為發現企業運行問題的重要平臺,持續推進規范運作。在“抓大不放小”責任落實體系下,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和按期復命落地見效,制度流程化理順、簡明化提煉、清單化管理進一步深化,構建了“職責清晰、管控有效、層層落實”的管理格局。
采掘人員減幅4%,產量同比提高6.3%,進尺同比提高9.6%,商品煤中精煤占比同比提高2.64%,增利2.1億元。2024年1至10月份魯西礦業產量、營收、利潤等各項指標集體飄紅。各項改革措施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形成“1+1>2”的“化學反應”,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發展活力。
破舊立新 激活發展動能
主業不突出是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繞不過的一座“火焰山”,更是企業“消腫止痛”的重頭戲。
保持“企業不消滅虧損、虧損就消滅企業”的警醒,魯西礦業堅持分類治理、靶向施策,強力推進公司治理模式變革,持續深化非主業清理和出僵治虧,有序推進停產、停業、關停單位注銷退出,深挖經營類虧損單位創效潛力,堅決止住“出血點”。與此同時,以上市公司標準為準繩,修訂完善了議事規則、決策流程、關聯交易審批制度,完成了12家權屬單位董事會建設評價,實施了106項規范提升任務,不斷增強企業活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礦管庫整潔有序)
深化企業“瘦身”的同時,魯西礦業以健全完善資產管理“強體”,建成設備物資模擬庫、中心庫、礦管庫,推動試點運行、平臺上線、修舊利廢庫建設,統籌推進提報計劃看生產需求、新庫存、舊庫存、采購周期的“一提四看”,以及用料利庫、利舊、利廢的“一用三利”管理,嚴把計劃、領用、倉儲、消耗、利廢、盤點六個“關口”,構建起公司、礦井、區隊三級材料管控體系,全力打造物資材料全流程、全周期管理“魯西樣板”。今年以來,累計盤活、調劑、處置材料類物資3.57億元,區隊材料消耗同比降低13%,節約電費1782萬元。
此外,該公司堅持一切經營效果、管理成效用數字說話、用數字對標,嚴格執行資金統一調度、管理、運用和監控。以“調結構、用政策”積極優化負債融資規模結構,實現資金創效8448萬元,動態跟進7大稅種、15項稅費減免政策,節稅創效1.04億元。
以人為峰 激蕩“一池春水”
“礦上為我們成長成才搭臺子、架梯子、引路子,想干事就給機會、能干事就給舞臺……”在李樓煤業精準育才推進會暨大學生培養座談會上,去年入職大學生李華雨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感謝企業為“大學生礦工”鋪就了成才之路。
大學生入職礦山如何盡快成長為一名專業人才?李樓煤業給出的答案是:根據“入職娃娃”的成長規律和個人特長“精準滴灌”,既要培養“單項冠軍”,也要塑造“全能人才”。
因材施教打造人才建設的“耐心工程”,是魯西礦業堅持創新、人才“兩手抓、兩手硬”的關鍵一招,秉承“精準培訓、快樂學習”理念,創新推出了“‘德·創’樂學”素能提升培訓活動,引導各級機關干部員工爭當行家里手、業內精英,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青年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他們做實山東能源“31789”年輕干部培養“后半篇文章”,加大青年后備人才培養力度,“上掛下聯”12人,出國交流學習3人,提任10人到中層副職及以上崗位履職,2名“源動力”大學生到機關學習鍛煉,為礦井可持續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研究生創客聯盟)
為激發創新“第一動力”,魯西礦業嚴格落實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積極構建“全員參與、集智創新、合力共創”新格局。聚焦攻堅關鍵性技術,聚集專業資源,深化院校合作,聚力推進千米礦井沖擊地壓與圍巖控制工程試驗、礦井水資源高效利用、復雜條件下無煤柱安全高效開采等重大科研項目。
單縣能源創新采用“鋼板筒+C80充填材料”方式加固井筒,成為國內首例應用礦井;梁家煤礦創新實踐“三軟地層”連采連充工藝,入選煤炭行業標桿案例……聚焦重大災害防治、綠色智能開采等關鍵領域,魯西礦業通過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完善創新精準考核機制,明確創新課題任務,集中突破了一批重大技術瓶頸和“卡脖子”難題。
“發展沒有止境,改革未有窮期。我們將按照山東能源集團部署要求,進一步變革轉型、守正創新,以機構改革的良好成效助推企業輕裝上陣、高質量發展。”魯西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清說。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