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國家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關鍵之年,是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突破之年,是山東能源集團拓展重組整合成效、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的深化之年。回望這一年,山東能源集團破解了一批制約發展的難事,干成了一批事關長遠的大事,辦成了一批職工群眾關切的實事,書寫了山東能源集團改革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年終特別策劃【2024·山能這一年】推出綜述②:《山東能源集團黨委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對于國有企業的極端重要性。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國有企業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作為省屬國有重點骨干企業,近年來,山東能源集團黨委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將黨的建設作為系統性工程來抓,探索形成了“1235+N”黨建工作體系,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尤其是今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推動學習成果轉化為發展實績,在主導產品價格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位居山東省屬企業前列,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十足。
??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要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才能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今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黨委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堅決貫徹省委、省國資委黨委國企改革部署要求,穩妥有序完成總部機關機構改革,機構由30個壓減至17個,定員由490人壓減至278人,減幅均達43%,“戰略+運營管控型總部”功能定位更加明晰。
在做好總部改革的同時,山東能源集團科學制定二三級公司機關設置模板和管理人員占比模型,積極推進產業管理專業化、管理層級扁平化,對非主業、規模小、分布散、競爭力弱、經營虧損的單位降低機構規格,管理層級基本控制在三級以內,“定位清晰、職能完善、管放相宜、治理現代”的現代企業運行機制初步形成。
影響更為深遠的是,山東能源集團以先進為標桿、以典型為榜樣,加強黨建品牌建設,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疆能化伊犁一礦“五色花”黨建品牌正是其中涌現的代表。
伊犁一礦黨委以“雙入雙創”黨建模式為指導,深推“聚 · 融”黨建工作模式落實落地,以“先鋒紅”綻放基層基礎之花、“融合黃”綻放高質高效之花、“暖心橙”綻放關愛成長之花、“活力紫”綻放創新創效之花、“平安綠”綻放和諧發展之花引領礦井高質量發展,“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氛圍越來越好,先后榮獲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山東能源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目前,在“1235+N”黨建工作體系下,山東能源集團黨委全面推進黨的各項建設,創新活動載體,強化措施落地,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形勢任務教育”“基層黨建評星定級”“人才庫建設”“清廉山能”“暖心志愿服務”五大品牌。
山東能源集團黨委還發揮省屬企業陜西、新疆、鄂爾多斯、海南4個協作區牽頭作用,推進省外企業結對共建、互助交流、對標提升,扎實推進“一黨委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聚融”“紅柳先鋒”“天山雪蓮”等一批具有持久生命力、廣泛影響力的黨建品牌應運而生,讓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外部開發的第一線。
如今,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與黨建、爭當先鋒已成為山能人的一種自覺。
受此助力,今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74個黨建課題項目獲評2024年度全國企業黨建創新優秀案例,5個基層黨組織典型案例入選省屬企業“紅色國企 強心鑄魂”宣傳案例。
做強做細做實黨建,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數量龐大,基層黨建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黨建工作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實了就是生產力。
作為擁有超600家權屬企業的大型國企,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山東能源集團黨的根基才能牢固,才能有戰斗力。
有鑒于此,今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黨委豐富“雙入雙創”黨建模式內涵,強化“三基建設”,積極搭建一批黨組織、黨員創新創效平臺,深化“一區兩崗”創建,并聚焦薄弱環節,對軟弱渙散黨組織、“黨建入章”不規范、黨建工作經費、黨費管理等工作排查整改,逐級壓實整改責任,補齊基層基礎短板弱項。
在這一過程中,山東能源集團還積極在一線發現典型、塑造典型,常態選樹“身邊榜樣”,采取演講比賽、故事分享、事跡報告會等多種方式,宣講黨員先鋒故事。今年以來,陸續開展“我身邊的優秀黨員”典型事跡宣講活動超860場次,營造了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
為深度激發黨員在公司改革發展中爭先鋒、作表率、創佳績、當排頭的責任感使命感,讓優秀共產黨員成為廣大職工群眾爭相學習的楷模、典范,兗礦魯南化工年初,面向全公司621名黨員啟動“聚·創”先鋒評選活動。
“每當看到胸前的黨徽,我都不禁在內心衡量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也激勵著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登上先鋒榜的共產黨員、兗礦魯南化工氣化車間技術員梁敬會說。
截至目前,魯南化工已有86名黨員被授予“聚·創”先鋒榮譽稱號,切實帶動了基層一線更多青年職工奮發向上、積極進取,追隨光、成為光。
不止魯南化工,黨建工作只有做到職工群眾心里才能彰顯生命力、提升影響力、增強帶動力。
作為重組整合的企業,山東能源集團充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考慮基層黨員和職工群眾接受程度,對現有黨建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探索建立“1235+N”黨建工作體系,“百個”黨委把方向、“千個”支部強堡壘、“萬名”黨員做示范推動基層黨建競相發展、百花齊放,并圍繞“建設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愿景,推動實施“企業文化融合提升工程”。
山東能源集團相繼開展企業文化巡回宣講,舉辦企業文化大講堂,編印《企業文化故事集》,統一形象標識,高標準建成企業展廳,凝聚了“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的工作合力。
如今,山東能源集團已成為“全國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5A級企業”,《以文化融合推動企業發展行穩致遠》被評為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特等獎,企業文化成果獲獎數量在全國煤炭企業名列第一。
黨建經營深度融合,“雙入雙創”山能經驗
企業的中心工作是生產經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探索黨建與生產的深度融合,既是加強黨建的內在要求,也是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西北礦業正通煤業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王喜林說。
近年來,正通煤業公司黨委構建形成以“紅·立·方”黨委主品牌為引領,5個黨群專業品牌為輔助,20個基層支部特色品牌為支撐的“1+N+X”黨建品牌體系,“黨建工作領航圖”逐步繪制,“政治引領、融入中心、發揮作用、創造價值”的工作思路愈加清晰。
為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入融合,“我們從‘傳承提純、個性共性、集成創新’三個要素入手,嚴格對標黨建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求,充分挖掘基層支部底蘊特質,推進‘一黨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落地生根,讓品牌生命力充分迸發。”該公司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基于這種成熟經驗,正通煤業申報的《打造特色黨建品牌體系持續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入融合》黨建創新案例成功入選“2024年度全國企業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正通煤業的經驗是山東能源集團推動黨建與經營融合發展的一個觀察“窗口”。
今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突出“實績實效”,把黨建工作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堅持問題導向,把工作難點、流程堵點、群眾痛點作為改進工作的突破點,探索建立了以“全面嵌入、深度融入,務實創新、增盈創效”為主要內容的“雙入雙創”黨建工作模式。
“我們堅持把黨組織建設融入企業管理運行體系,統籌各方力量,激發各級黨組織生機活力,團結帶領黨員群眾踴躍投身改革發展,較好解決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兩張皮’的問題。”山東能源集團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部長李俊表示。
與之相輔相成的是,山東能源集團黨委建立“兩個1%”保障機制,構建黨建工作責任落實、日常運行、工作保障和考核評價“四大體系”,使黨組織工作貫穿企業改革發展各個環節,推動黨建工作與經營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山東能源集團“雙入雙創”黨建工作模式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充分認可,被山東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組織工作創新獎,中煤政研會發文在全國煤炭行業予以推介,并連續三年位居省屬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優秀”等次,各項工作成效得到上級充分認可。
山東能源集團發展也“水漲船高”——傳統產業實力持續增強,目前已建成9處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成120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開采產量達到86%;新興產業潛力持續增強,新材料鈣基產業園全面啟動、物流貿易產業提檔升級、渤中海上風電項目高效推進;科技創新工作走在行業前列,大型煤氣化及煤基新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進入國家新序列管理、盤古大模型在礦山領域首次商用……
“我們將聚焦保障企業改革發展,聚力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牢記使命、務實擔當、奮勇爭先,為推動山東能源集團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而努力奮斗。”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