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礦業唐口煤業滿弓緊弦靶向“安”字靶心,全面深化推進“六個專項行動”,將“嚴、細、真”作為蓄滿強基保安的“動力源”,全面決勝安全生產收官戰。
“嚴”字為基,蓄雙防管理勢能
“通過‘三違’管控環比分析圖來看,目前習慣性違章呈上升態勢,我們下一步將加大‘三違’查處力度……”在該公司早會上,安全副總工程師、安全監察部部長朱禮建根據安全考核數據環比分析圖中的“三違”數據,對當前安全管控風險進行了分析。
雙防管理模式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預防轉變是該公司雙防體系建設的立足點,為此,他們推行安全風險日分析機制,每天組織安全、技術、防沖、通防等各專業技術人員,對照雙防平臺查出的問題逐一進行分析,精準查找現場安全風險辨識不到位,隱患治理不全面等問題,提前制定防范措施。他們配套實施大數據環比分析管理,對問題占比前十的安全管理數據進行統計環比,形成安全考核數據環比分析圖,系統預判礦井安全管理重點。今年以來,共辨識風險606項,其中重大風險47項,均制定了相關管控措施。在隱患排查治理上,他們建立了“專業+區隊+班組+個人”的四級聯防聯治機制,進一步規范了隱患排查治理流程化管理,實現了重大隱患動態清零,有效杜絕了各類事故的發生。
“細”字為先,蓄安全管控動能
日前,該公司開拓工區龍海斌收到了一條遠程監察信息,上面寫道:“12月2日,六采區南翼4#進風聯巷迎頭防片幫網掛設不規范。”
“遠程監察是我們現場管控的一把利器,讓違章無所遁形。”該公司安全監察部信息監察室主任李慶忠說。
信息化監察已成為安全管控的新常態,現場雖然無安全監察人員,但時刻有人盯著現場。今年以來,他們在抓安全、管安全上,嚴格落實“想復雜干簡單、抓大不放小”,先后制定了《安全大檢查制度》《邊遠巷道檢查制度》《安全生產解剖式檢查的實施意見》等硬性制度,積極采取檢查表法對各采掘頭面、大巷的26個地點,開展安全大檢查、解剖式檢查、邊遠巷道檢查、“零點小分隊”等各類檢查68次,累計查改問題2600余條,掛紅牌46張、黃牌156張。
同時,剛性落實“無監控不作業”要求,實施“井下+地面”“值班+跟班”“視頻+記錄儀”的“3+3”安全信息化監察管理模式,查改各類問題597條,C級隱患13條,制止各類違章20起。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抓實現場變化管理,實施了安全“十必知、十必查”管理機制,要求跟班安監員必知現場情況,必查安全風險隱患,必知當班工作任務,必查現場措施執行等,真正做到了現場安全可防可控。
“真”字為本,蓄現場動態達標效能
“質量標準化不達標一切都是‘零’。”這是該公司綜掘一區班長嚴成斌一直掛在嘴邊的話,他所施工的6311皮帶順槽已經兩周被工區評為施工質量“優”。
據了解,今年以來,唐口煤業在安全質量標準化推進上堅持求真務實原則,建立了“科室主建標準,工區主干現場,安監主驗質量”的三級協同質量管控體系,施工前由公司分管班子成員組織各專業根據現場實際開展集中會商,統一作業標準,編制施工作業標準手冊,讓區隊“有章可依、有規可遵”,加大班組自主管理、跟班安監員現場評估、月度專業聯合驗收的靜態+動態管控,為實現動態達標夯實基礎。同時,他們配套開展質量標準化周提升活動,按照一周一重點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從“三無”管理、物料整治、設備運行、輔運管理等方面制定周提升計劃,詳實部署任務推進,確保現場面貌有改善、有提高。
“要想實現動態達標,就得在‘保持’上下大功夫。”該公司安全監察部黨支部書記王連振說。為持續保持現場動態達標,他們還根據現場實際以及質量管控情況進行“盲點檢索”,對管控不到位、治理不到位的“盲點盲區”進行專項整治,成立專項整治小組。今年以來,他們共對五采區、六采區等區域的7個“盲點”整治,分別完成巷道整治550米,清挖水溝670米,清理矸石、廢舊物料112車,現場面貌有所改善。
“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絲毫不能放松懈怠,下一步,我們將在求真、求實、求細、求嚴上下大力氣,做足文章,確保礦井實現安全生產。”朱禮建說。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