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西北礦業正通煤業通勤大巴準時停靠在新增的彬州東站站點,休假職工提著行李箱陸續進入候車大廳;午后3點,TBM掘進一區中班職工在更衣室換上剛領到的夏季工裝,準備下井;晚上10點,工作一天的職工們躺在嶄新柔軟的被褥中,進入夢鄉……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正是西北礦業正通煤業以“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的生動注腳。
青綠良辰,草木蔓發,全力推動各項民生工程落地的號角響徹正通煤業礦區。從“一床被褥”到“一條通勤線路”,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該公司圍繞群眾所想、所思、所盼,堅持以“枝葉關情”的初心破題,用“硅步千里”的韌勁作答,讓“和諧礦區”從紙面愿景變為幸福實景。
一床被褥里的“民生哲學”
“這用棉花充填的被子摸著就舒服!”日前,該公司五四采煤隊職工賀發林抱著剛領到的三件套笑得合不攏嘴。在春日的序章中,該公司將2100余套采用新疆長絨棉填充的被褥、枕頭陸續發放到職工手中。這個看似平常的舉動,背后卻藏著不尋常的考量。
“在年初民生調研中,有部分職工反映宿舍被褥存在潮濕板結的問題,我們隨即將‘床上用品煥新’列入年度民生清單。”該公司工會副主席孫徵璞翻開今年的《民生需求臺賬》,里面詳細記錄了該項工作的推進落實情況。據了解,他們前期積極征求職工具體需求和建議,對被褥尺寸和數量進行統計,并綜合考慮透氣性、舒適度和耐用度,通過市場調研、問詢比價,投入逾75萬元,迅速將一批嶄新的床品被褥采購到位,積極回應職工關切,持續提升職工生活幸福指數。
在采煤機轟鳴聲中,這份暖心關愛持續傳遞。“谷雨一過,意味著夏天即將來臨,氣溫將逐漸攀升,那么有一件舒適的工服也是幫助職工防暑降溫的‘貼身神器’。”該公司副總政工師、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部長李明說。他們綜合考慮、提前安排,為1900余名一線作業人員發放夏季工裝,在礦區掀起第二波暖心浪潮。“新工裝的領口采用了翻駁領的設計,料子也更加輕薄透氣。”該公司排水工區職工馮芝強向筆者展示著工裝細節。
一條通勤線上的“幸福延伸”
“現在趕上午九點的高鐵,中午就能到家!”在彬州東高鐵站站前廣場,剛下通勤車的煤質發運工區職工李建濤拖著行李箱,腳步輕快地走向進站口。自今年3月初開通通勤車彬州東站點以來,這樣的場景已成為該公司休班職工們的日常。
作為擁有2000余名職工的現代化大型礦井,正通煤業每天早上有一班通勤車往返西安機場、高鐵站和火車站。但在職工座談會上,“回家難”始終是高頻詞。“倒完夜班趕早班車,買車票還要留足候車時間,到西安坐上回家的高鐵都到中午了……”
“職工的小麻煩就是企業的大課題!”該公司積極對接當地交通公司,調整發車時間,重新規劃路線,將各個站點順暢銜接,并設置臨時停靠點……截至目前,該站點已服務職工余100余人次,平均為每位職工節省轉車時間約90分鐘。
不少職工感嘆,這條延伸60公里的通勤線路,承載著他們省外創業、歸家心切的重要期盼。
一只更衣箱中的“幸福密碼”
“啪嗒——”隨著鑰匙在鎖孔中轉動的聲音,該公司掘錨一區職工李銀輕松打開了嶄新的更衣箱,發現新更衣箱多了內置掛桿和隔板,“現在能把換洗衣服掛起來,儲物空間也大了不少。”
4月23日,該公司投入110余萬元實施的浴室更衣箱升級工程全面啟動,1390組更衣箱正式投入使用,讓廣大職工從根本上告別了“擠、亂、差”的更衣窘境。
據了解,這既是該公司踐行“和諧礦區”承諾的生動注腳,更是“把職工需求清單變為幸福清單”的暖心實踐。
“以前上井后得玩‘俄羅斯方塊’,工作服、膠鞋、安全帽得見縫插針塞進浴室鐵皮箱。”該公司防沖工區職工馬龍臣的調侃道出了更衣箱空間不足的尷尬。在季度組織的民情民意調查中,浴室更衣箱空間不足的問題被多位職工提及,該公司當即將其列入年度“民生實事”清單。
該公司后勤保障中心(食堂辦)主任唐忠廣進行了大致測算:原有更衣箱人均儲物空間不足0.2立方米,而現代礦工所需裝備體積已達0.3立方米。“在接到公司下發的更換任務后,我們從價格、材質、空間等多維度考慮,開展多次實地調研,最終選定了一款加厚不銹鋼材質、的更衣箱,儲物空間擴容至0.4立方米,徹底解決了職工‘冬裝棉衣夏放瓜,安全裝備擠掉牙’的難題。”唐忠廣說。
此外,針對部分職工反映的宿舍桌子桌腿不穩、抽屜卡死的情況,該公司積極開展宿舍家具“體檢”行動,累計排查出損壞桌子50余張。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換新。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接下來,我們將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把一份份‘民生清單’作為奮斗坐標,把一件件‘關鍵小事’當做‘頭等大事’,讓民生‘溫度’更加可感可及,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職工群眾。”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王喜林說。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