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實力。”近年來,亭南煤業始終堅持“技能強企、人才興企”的發展理念,縱深推進“44451”培訓模式,以創新為引擎,以實戰為導向,通過完善機制、精準施訓、實戰淬煉這一系列“組合拳”,不斷塑造競爭新優勢、打造行業新標桿,精心厚植培育人才的肥沃土壤,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強大動力。
完善機制,筑牢育才根基
人才強企,機制先行。近期,該公司全面梳理以往培訓經驗,深度結合員工學習需求,精準提煉出貼合本單位實際的“四學一講”“四步法”等14個培訓經驗做法,進一步提升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讓培訓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培訓專職人員進行考核)
他們始終將機制創新視為人才培養的堅固基石與有力保障,全力構建組織保障、服務引導、考核聯動三大機制,為“全員大培訓、素質大提升”活動的扎實有序開展筑牢根基。為理順人才培養思路及明確管理職責,接連出臺《專兼職教師工作方案(試行)》等7項配套方案,形成科學嚴密的管理閉環。同時,有效整合企業內部豐富的人才資源,精心挑選各專業口的61名骨干,組建起防災治災、機電維修、智能化應用、綜合素質提升四支“精英”講師團,形成專門化、專業化的技能培訓團隊,為員工技能提升提供優質師資保障。此外,大力推廣實施 “周自評、月綜評、半年考核”的“116”跟蹤問效法,充分激發員工學習積極性,營造出全員“比學趕幫超”的濃厚學習氛圍,讓學習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與內在追求。
精準施訓,塑造培訓品牌
“常見的電氣失爆類型有哪些?”“有破口、明接頭、螺栓失爆、銹蝕失爆……”4月28日,在該公司培訓中心培訓教室內,機電管理部正組織班組長們進行電氣失爆判定知識學習,現場氣氛熱烈,互動頻繁。
(機電管理部開展電氣失爆判定培訓)
依托地面維修實訓、技能創新研發、井下實操培訓、基層基礎培訓四大實訓基地,該公司秉持精準施訓、分層推進的理念,分層分類開展培訓,精心打造技能躍升的“搖籃”。常態化開展維修工、無軌膠輪車等專項培訓,持續提升職工技能水平,為員工職業發展筑牢堅實基礎。由勞模和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帶動技術攻關,相繼完成16項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節省費用312.2萬元,蔡建建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更是被命名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公司技能人才創新創造的閃耀名片。同時,積極推行VR警示教育及應急知識培訓,充分利用培訓角、創新角、學習角開展自主培訓教學等創新舉措,為員工技能躍升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有力支撐。2024年以來,累計組織各類培訓230期,覆蓋7179人次,實現安全基礎、技術提升、技能提素、管理提效“四個提升”,培訓成效顯著,員工綜合素質全方位進階。
實操演練,錘煉過硬本領
“2024年,我們先后組織17個工種852名員工參與技能比武活動,在2024年西北礦業全員崗位技術大比武中綜合成績排名第二,3個工種奪魁、7個工種獲亞軍。”該公司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部長張若永介紹道。
(亭南煤業技術比武現場)
方向既明,何懼道阻且長。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西北礦業“把培訓放在基層、以實操作為重點”的工作要求,根據崗位特點和實際需求進行分層分類培訓,做到培訓細致實用。他們注重提升干部職工的管理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邀請高校教授專家進行專題授課及課題指導,28項科研項目分別在西北礦業及公司科技大會上獲表彰。改“大水漫灌式”教學為“滴灌式”小班化教學,推動技術比武與實操演練并行。常態化開展無軌膠輪車等專項培訓,井下輔助運輸設備故障率下降30%以上;圍繞采煤、掘進、運輸、防災治災等6個專業,采取“內部專家授課+外部專家指導”模式,穩步提升智能化應用水平。
“下一步,我們將縱深推進‘全員大培訓、素質大提升’工作,持續深化培訓管理、實操練兵、素質提升‘三大人才工程’,全力打造高素質人才方陣,為西北礦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亭煤力量!”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景長寶說。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