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山東能源集團以“一區域一主體”的戰略眼光,整合新疆區域產業資源,成立兗礦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區域整合以來,新疆能化認真貫徹落實能源集團高質量發展各項決策部署,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引擎,以綠色化、園區化、智能化為路徑,構建起“一市五地州”的產業布局,成為能源集團“五大基地”中的關鍵一極,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亮眼答卷。
面對新疆區域整合融合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新疆能化公司黨委守正創新、深化改革、接續奮斗,匯眾智、聚眾力,存量優化、增量跨越、質量提升“三量”并舉,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突破,推動公司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存量優化,夯實發展根基
新疆區域整合之初,新疆能化便以“存量優化”為著手點,通過技術改造、精細化管理等措施,推動現有項目提質增效,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伊犁一礦投產即達產。位于伊犁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伊犁一礦是新疆首座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的千萬噸現代化井工礦井,設計能力年產1000萬噸,服務年限142年。2022年4月20日,伊犁一礦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順利通過,標志著礦井正式由基建轉生產。轉為生產礦井后,如何實現投產即達產,成了該礦的頭等大事。該礦通過設備升級、智能化礦山建設、安全管控、人才培養等系列措施,實現了礦井投產即達產。
伊新煤業穩產高產保障一體化項目平穩運行。伊新煤業和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的伊犁新天煤化工是一體化項目,擔負著保供煤重任。新疆區域整合以來,該公司深入貫徹落實全員創新要求,打造全員創新企業。在科技創新帶動下伊新煤業陸續開展了40余項科技成果開發,已獲授權專利技術32項。全系統提高塊煤率、高壓線桿塔綜合治理技術應用等多個項目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項,先后獲得“2024年煤炭行業標桿煤礦”“特級安全高效煤礦”“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等榮譽。為礦井安全高效開采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一體化項目平穩運行,為國家能源安全和西氣東輸作出貢獻。
硫磺溝煤礦完成礦井技術改造。位于昌吉州的硫磺溝煤礦,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開展礦井技術改造。2022年6月,礦井技改工程新生產系統成功實現聯合試運轉,為產能提升手續辦理打下堅實基礎。2024年10月16日,硫磺溝煤礦采礦證由原來的年產90萬噸變更為年產150萬噸。2024年11月,硫磺溝煤礦引進TGS系統成功實現與外煤入選系統聯合試運轉。該系統一經投用便產出了6—30毫米沫級精煤產品,標志著硫磺溝煤礦“氣化煤”品牌建設實現新突破,年均創效2100多萬元。
秦華煤礦“三步走”戰略統籌推進礦井技改。位于南疆庫爾勒的秦華煤礦實施“三步走”戰略,統籌推進礦井技改工作,實現礦井的跨越式發展。2024年6月18日,秦華煤礦舉行聯合試運轉啟動儀式,標志著該礦正式步入試生產階段,開啟綠色高效發展的新篇章。通過技改該礦有效擴大了礦井的可采儲量,延長了服務年限,為未來的生產運營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是“安全工程”“效益工程”。
永新煤礦做好“精采細采”大文章。該礦以建成“小而精、精而美”礦井為主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源頭精采、系統優化等工作,全力打造精干高效礦井。該礦持續加強工作面精采細采管理。在工作面隨采隨縮階段,堅持下巷臥底,頂板不留頂煤、架間浮煤回收等各項保障措施,做到顆粒歸倉,確保資源全回收。2024年,多回收煤炭資源4460噸,創效357萬元。
新疆煤化工精細化管理實現連年達產達效。位于烏魯木齊市甘泉堡工業園區的新疆煤化工,他們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安穩長滿優”運行。該公司始終以“保安全、穩生產、降成本、增效益”為工作核心,搶抓新機遇、打造新優勢、謀求新突破,精準聚焦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科技創新、黨建引領等重點工作,多維度發力打好“組合拳”,實現企業環境安全穩定,經營業績階梯式增長。公司先后斬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全國氮肥甲醇行業節能減排先進單位等殊榮,同時在研發平臺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成功創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煤氣化工程研究中心兩大創新載體,并獲得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形成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2025年,該公司建成自治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進一步彰顯技術創新實力。
增量跨越,邁向億噸能源基地
在存量優化的基礎上,新疆能化積極布局增量項目,通過產能核增、產業鏈延伸、新項目建設等方式,推動企業向億噸級煤化新能源基地邁進,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伊新煤業完成兩次產能核增保供能力持續增強。伊新煤業始終牢牢把握全力保障一體化項目伊犁新天煤化工用煤的首要任務,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煤氣一體化標桿礦井。區域整合以來,伊新煤業針對礦井具有較大增產潛力的實際,積極推進產能核增事宜,開啟了一場與時間賽跑、與復雜流程較量的攻堅之戰。成立手續辦理工作專班,專人專辦,積極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加快手續辦理。實行周通報、月考核制度,確保手續辦理高效、有序推進。2022年6月,礦井順利取得年產750萬噸產能核增批復文件。2022年產能核增至年產900萬噸。2024年10月,礦井順利取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頒發的900萬噸采礦許可證,至此該公司900萬噸產能核增手續清零,具備合法釋放產能條件。
新疆煤化工6萬噸三聚氰胺項目建成投產。2024年7月1日,新疆煤化工年產6萬噸三聚氰胺項目舉行投產儀式,標志著新疆煤化工朝著“精細化、差異化、規?;边~出堅實步伐,為新疆煤化新能源綜合發展基地的建設發展注入新動力。該項目自2022年7月18日破土動工以來,全體參設者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外部因素造成的關鍵設備到貨滯后、現場施工安裝難度大、團隊項目建設經驗不足等諸多困難,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動態調度、掛圖作戰,全力以赴打贏項目建設攻堅戰。歷經20個月建設工期,于2024年4月完成建設,5月進入開車程序,6月27日18時58分,順利打通流程,成功產出產品。
伊犁新天煤化工末煤高效利用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通過創新技術將低附加值末煤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提升煤炭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伊犁新天煤化工和伊新煤業是一體化項目,長期以來,伊新煤業煤炭開采過程中產生的末煤因顆粒細小、利用難度大,常被低價銷售,造成資源浪費。此次伊犁新天煤化工末煤高效利用項目,通過先進的干粉煤氣流床氣化技術,每年可高效處理末煤75.44萬噸,將形成年產40萬噸合成氨、56.5萬噸尿素、15.68萬噸復合肥及0.35萬噸硫磺的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煤炭資源經濟效益。該項目投產后,新疆能化全資和參股企業年產尿素總產量將達到110萬噸,約占新疆區域尿素總產量的四分之一,產品市場占有率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
準東煤化一體化項目布局建設。新疆能化充分發揚“四千精神”,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新疆能化在準東規劃布局了年產80萬噸煤制烯烴、五彩灣四號露天礦、鐵路專用線和生活中心項目。自2023年1月29日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后,新疆能化全力推進項目手續辦理。聚焦難點、攻堅卡點,借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企一專班”工作機制,創新“小組+專班”“包保+盯靠”“激勵+考核”三大舉措,積極與國家部委、自治區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專班專人盯靠,全力以赴推進報審。歷經兩年攻堅,于今年2月14日,新疆能化五彩灣四號露天礦一期工程獲生態環境部環評批復,標志著該項目邁入依法合規、高效推進的新階段。今年2月23日,新疆能化準東煤化一體化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正式開工建設。
質量提升,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區域整合以來,新疆能化在抓好“存量優化、增量跨越”工作的同時,還通過安全管控、深化改革、精益管理等多種措施提升發展質量,增強企業高質量發展后勁。
安全管控“固”質。堅持管理、裝備、系統、素質并重,深化“2356”安全生產攻堅行動,嚴抓剛性制度、剛性落實,深推“3221”安全管理工作法,精準開展整治活動和素質提升,攻關破解一批制約安全生產的難題,為企業整合融合、穩健發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深化改革“優”質。建立“一盯二追三看”“兩制度一督辦”工作機制,千方百計化解一批制約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穩步推進組織人事改革,發揮薪酬分配、精準激勵經濟杠桿作用,推動“三能機制”落實見效,發展活力有效激發。
精益管理“提”質。深入開展“五轉五增五提升”“兩增三降四提升”“六精六提”“管理提升年”等活動,“九大支撐項目”“九大效益工程”等理念深入人心,區域協同優勢持續放大,公司效益效率和風險管控水平全面提升。
人才培養“強”質。堅持把人才培養作為提高能化公司高質量發展軟實力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31789”“小白楊”“雙晉升、雙提升、雙促進”等一系列人才培養工程,涌現出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自治區特聘專家、援疆專家、青年博士、能源集團特級技師等一大批優秀人才,能化公司成為培養人、發展人、成就人的一方沃土。
黨建引領“聚”質??钙鹑鎻膰乐吸h主體責任,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各級干部職工與企業風雨同舟,團結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謀發展,涌現出了“全國勞動模范”高沖等一大批典型人物,凝聚了“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的強大合力。
區域整合以來新疆能化規模當量急劇擴張,發展質效持續增強,品牌形象快速提升。隨著新疆能化五彩灣四號露天礦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產能儲備煤礦,新疆能化產能已達4470萬噸。
下一步,新疆能化將充分認清國企改革“深水區攻堅”歷史方位,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落實山東能源集團決策部署,圍繞“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譜寫率先崛起新篇章,打造煤化新能源綜合發展基地”主線,聚焦增量提質主題,以煤炭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現代煤化工為示范、以電力和新能源為支撐、以現代物流和裝備制造為補充,向著“十五五”末企業年產值500億元,煤炭年產能過億噸,煤化工年產能超千萬噸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奮力前進。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